县城羽绒服之王要塌?鸭鸭口碑遭质疑 - 热榜 - 领酷网
潮流
领酷网红热榜网

县城羽绒服之王要塌?鸭鸭口碑遭质疑

发布
县城羽绒服之王要塌?鸭鸭口碑遭质疑

2025年冬装季来临,“县城羽绒服之王”鸭鸭深陷口碑争议。消费者投诉其羽绒服钻绒、味大、货不对板,2023年数据显示代工产品合格率低7.8%,高端化尝试又遇溢价难题,国民老品牌口碑要塌了吗?

谁的衣柜里没件鸭鸭?这个1972年诞生的国民品牌,靠高性价比在县城市场封神,GMV从8000万飙到200亿的逆袭堪称神话。可今年冬装季前,不少网友却喊着“避雷”,曾经的性价比王者,口碑要翻车了?

消费者吐槽:399元羽绒服,钻的全是飞丝

“试穿两小时,毛衣上全是毛!”有消费者1月投诉,花399元买的鸭鸭羽绒服不仅钻绒,出来的还不是宣传的绒朵,全是飞丝和羽毛,晒了一晚仍有刺鼻味道。联系客服却遭冷遇,最后只能认栽。


翻一圈投诉平台,类似吐槽不少:“洗一次就结块”“缝线处全是洞”“标签写90绒,实际蓬松度差到离谱”。网友无奈调侃:“以前是闭眼入,现在是闭眼踩坑,性价比滤镜碎一地。”

病根在哪?代工模式藏品控大雷

口碑下滑不是偶然,代工模式早埋隐患。数据显示,鸭鸭代工厂产品合格率比自营工厂低7.8个百分点,投诉率却高出3.2%。业内人士透露,为冲销量扩张代工规模,部分小厂偷换原料、简化工艺,品牌品控根本跟不上。


更尴尬的是高端化翻车。鸭鸭推出1299元商务系列,想摆脱低价标签,结果成交价常跌到800元,消费者吐槽“花大牌钱买代工品质”。想当“羽绒服界优衣库”,却没守住品质底线,陷入高价低质的质疑。

老品牌的困局:性价比人设要崩了?

曾几何时,鸭鸭是“羽绒服刺客”市场的清流,百元价能买到厚实保暖款,成县城消费者首选。但随着原料涨价,品牌一边想保利润,一边想冲高端,反而丢了核心的性价比优势。


服装行业分析师指出,鸭鸭的问题是很多国货的通病:靠性价比起量后,急于高端化却忽视品控,代工模式又放大了风险。“消费者认的是‘花小钱办大事’,一旦品质跟不上,多年积累的信任说塌就塌。”

还能冲吗?选购避坑指南请收好

虽然口碑有争议,但鸭鸭仍有靠谱款式。老粉总结出避坑法:优先选带“自营工厂”标识的款式,避开低价促销的代工款;收到后检查绒朵,真90绒蓬松轻盈,不会有硬梗;闻味道,正常羽绒味清淡,刺鼻的多是劣质品。


毕竟是做了半个多世纪羽绒服的老牌子,只要把品控抓回来,未必不能翻盘。但要是继续放任品质滑坡,“县城羽绒服之王”的头衔恐怕真要保不住了。

你买过鸭鸭羽绒服吗?是踩坑还是真香?评论区分享你的真实体验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