宝子们,最近江西赣州有个大瓜!有个躺在ICU的人被法院判还欠条钱,家属喊冤。如今,真相大白,真正借款人找到了,法院也将纠错,快来看看这跌宕起伏的事件😲
家人们,我今天刷到一个超级离谱又反转不断的事儿,必须马上分享给你们!最近在江西赣州,上演了一场现实版的“奇葩借贷风云”,剧情之曲折,简直能拍成一部电视剧📺
ICU里的“神秘欠条”,家属直呼冤枉
故事的主人公是上犹县东山镇南河村的胡某青,今年60岁啦。2010年1月,他突然中风,直接被送进了ICU抢救,经过20多天的救治,虽然命保住了,却落下了偏瘫的后遗症,这15年来,生活都需要家人照料。可谁能想到,今年年初,他的妻子黄女士突然收到了法院的传票📜
原来,有人起诉胡某青,说他在2010年1月8日借了两万六千元,长期不还。法院判案的证据,是一张落款为2010年1月8日、胡某青所写的借条,还有原、被告的身份证复印件。但黄女士一看这借条,脑袋都懵了,1月8日那天,丈夫正躺在ICU昏迷不醒呢,怎么可能去写借条借钱?
黄女士赶紧把丈夫当年的住院资料提交给法院,铁证如山,可一审法院还是在4月4日作出判决,让胡某青偿还这两万六千元及利息。这判决,简直让黄女士一家欲哭无泪,这不是飞来横祸嘛😫
出借人发声,原来另有隐情
这边黄女士一家为这莫名其妙的债务焦头烂额,另一边,出借人朱某明也有话说。朱某明说,他认识的胡某青,是赣州市交警部门的公职人员,当初愿意借钱,是想着让对方给自己老婆办驾照。
5月22日上午,朱某明接到赣州市公安局蟠龙派出所的通知,到派出所后,民警让他辨认两张照片。这一看,朱某明傻眼了,原来,有两个胡某青,同名同姓,年龄还只差两岁。朱某明这才发现,自己和律师找错人了。他赶忙表示:“是我和律师搞错了,我真诚地向东山镇的胡某青道歉。”
这就好比一场闹剧,原本的债主认错了欠债人,导致无辜的人被卷入这场借贷纠纷,这乌龙闹得可太大了😵
中院通报纠错,真正借款人浮出水面
好在,这件事引起了广泛关注,5月23日晚7时52分,赣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在官方微信公众号上发布情况通报。经调查核实,明确上诉人胡某青(也就是东山镇的胡某青)并非本案借款人,一审判决认定事实错误。赣州中院表示,将依法纠错,对相关责任人严肃追责问责。
同时,真正的借款人身份也明确了。原来,找朱某明借了两万六千元的胡某青,借款时是一名辅警,现在已经从警队离职,在外务工。这一通操作下来,真相终于大白,东山镇的胡某青终于不用再背这口“黑锅”了🎉
事件反思,未来如何避免闹剧重演
这件事虽然告一段落,但留给我们的思考却很多。从出借人角度看,借钱给他人时,一定要核实清楚对方身份,不能仅凭模糊信息就盲目借款,更不能把起诉这么重要的事儿完全交给律师,自己不管不问。从法院角度,在审理案件时,面对证据存疑的情况,是不是应该更加谨慎,多做调查核实,避免误判。
希望未来,无论是个人还是司法机关,都能从这样的事件中吸取教训,让类似的闹剧不再上演。家人们,你们对这件事怎么看呢?说不定你的观点能给大家新的启发😘
TAG:领酷 | 热榜 | 人在ICU被写欠条 真正借款人找到了 | ICU欠条 | 借款人 | 法院纠错
文章链接:https://www.lk86.com/hot/220952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