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46岁罗志祥新书宣传期自曝确诊微笑忧郁症,曾因药物副作用停药,两年前已立遗嘱分配房产、存款及数字遗产,同时透露母亲患阿尔茨海默病,引发舆论热议。
作为常年追踪娱乐圈动态的记者,刚刷到罗志祥的专访内容时属实被惊到了!那个在镜头前永远搞笑耍宝、号称“综艺小天王”的他,居然藏着这么多不为人知的脆弱——确诊微笑忧郁症、提前立好遗嘱,还要照顾患阿尔茨海默病的母亲,这波坦白直接把话题推上热搜,网友们的态度也两极分化。
确诊背后:陪母看病意外查出情绪隐疾
罗志祥的病情曝光颇具戏剧性。2023年,他陪母亲去医院检查阿尔茨海默病时,医生在查看他的脑波图后,直言“你有忧郁症”,这才让他正视自己长期的情绪问题。这种“表面乐观、内心低落”的症状,正是典型的微笑忧郁症。
他在专访中透露,镜头前的搞笑台风是坚持了数十年的职业本能,可独处时情绪会瞬间坠入黑洞。失眠、食欲紊乱成了常态,最严重时连续三天无法合眼,只能靠药物强制入睡。但药物副作用让他言语和反应变得迟钝,严重影响舞台表演,无奈之下只能自行停药,陷入“想治不敢治”的恶性循环。此前2024年台北粉丝见面会中途暂停、2025年大陆综艺缺席彩排等事件,如今也被揭开是病情反复的伏笔。
遗嘱细节:房产、存款、数字遗产全规划
“不知道哪一天老天爷会关掉我的开关”,这句感慨成了他两年前立遗嘱的初衷。2023年病情最危急时,他曾因情绪崩溃入院观察,出院后第一时间联系律师签署遗嘱文件,2024年10月还补充了“数字遗产”条款。
遗嘱内容藏着对家人和事业的双重牵挂:台北、上海的三处房产分别赠予母亲、姐姐和侄子;60%银行存款定向捐赠儿童公益机构;若无法继续演艺事业,经纪合约将转让给好友公司,已签约项目由团队收尾;收藏的限量版潮玩与舞台服装,计划捐赠给台湾演艺协会留存行业印记;就连社交账号、音乐版权这些“数字遗产”,也指定由姐姐定期维护,舍不得那些与粉丝互动的痕迹。此外,遗嘱中还特别加入母亲照护条款,明确由熟悉家庭情况的工作人员协助处理日常事务。
舆论两极:共情孝心 vs 质疑“卖惨洗白”
此次坦白引发了复杂的舆论反应。一方面,他对母亲的牵挂获得不少网友共情。2025年3月他就曾在社交平台发长文透露母亲患阿尔茨海默病,直言“妈妈的记忆交给我来记”,这份孝心成了争议中的少数亮点,阿兹海默症协会甚至发文致谢,称他让更多人关注到早期干预的重要性。
另一方面,质疑声也从未停止。谈及2020年“时间管理大师”的负面标签,他表示“这原本是夸奖,现在成了贬义词,要向这六个字道歉”,还称“现在流行先发声者赢,当时没澄清”。这番回应并未获得多数网友认可,有人质疑他“避重就轻,不提自身过错只谈被黑”,也有人觉得“抑郁症值得关注,但不能成为翻案的借口”。此外,关于他“收养经纪人两个孩子”“想过与经纪人结婚”的传闻,虽未正面回应,也让话题更添复杂色彩。
健康警示:微笑忧郁症需重视专业治疗
值得关注的是,罗志祥的经历也让“微笑忧郁症”这一群体受到更多关注。心理专家提醒,微笑忧郁症患者常以乐观表象掩盖内心痛苦,药物治疗需在专业医生监测下进行,擅自停药可能导致病情反复或加重,网友们也纷纷提醒他“务必重视专业治疗,健康才是第一位”。
从顶流艺人到争议人物,再到如今袒露病痛与牵挂的普通人,罗志祥的这段人生坦白,让外界看到了聚光灯外的另一面。无论舆论如何评价,微笑忧郁症的困扰、对母亲的牵挂都是他当下真实的生活切片。但观众可以接受艺人有脆弱的一面,却永远不会原谅试图用眼泪掩盖过错的人,或许沉下心来做好作品、陪伴家人,才是他打破争议的最好方式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