儿科现甲流危重症 48小时黄金救治窗 - 热榜 - 领酷网
潮流
领酷网红热榜网

儿科现甲流危重症 48小时黄金救治窗

发布
儿科现甲流危重症 48小时黄金救治窗

全国多地儿科出现甲流危重症病例,部分患儿需ECMO支持!医生紧急提醒:持续高烧、抽搐等6大信号要立即就医,48小时内用药是关键,家长速存防护指南。

宝妈们注意了!近期全国流感病例扎堆增加,更让人揪心的是,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等多家医院的儿科重症监护病房,已经出现了甲流相关的危重症病例,有的孩子甚至需要靠ECMO(体外膜肺氧合)维持生命!

作为常年跟进母婴健康新闻的记者,我第一时间整理了权威医生的核心提醒,从重症信号、高危人群到用药护理,全是干货,家长们一定要认真看完,关键时刻能护孩子周全!

真实重症案例!甲流进展快到按小时算

这次甲流的凶险之处,在于起病急、进展快,重症情况甚至按小时计算。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PICU副主任医师霍玉峰分享的两个案例,看完真的让人揪心。

13岁的孩子连续十多天多饮多尿、莫名消瘦,之后突然高烧、呼吸急促,送到医院时肺部已经大面积变白,确诊为甲流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,还诱发了未被发现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,只能靠ECMO救命,好在经过全力救治已经成功撤机。

还有个6岁女孩,仅仅发烧一天就突发抽搐,检查时已经出现脑部损伤,差点发展成致残率极高的急性坏死性脑病。医生强调,这种脑病通常在甲流感染后1-3天发作,短时间内就可能导致脑部对称性坏死,后果特别严重。

6大重症信号!出现一个就立即送医

霍玉峰医生反复强调,识别重症预警信号是救命关键,家长一定要牢记这6点,发现孩子有异常马上就医,千万别拖延!

第一是持续高烧难退,退烧药效果不好,体温反复超过39℃;第二是精神状态差,出现嗜睡、烦躁不安,甚至反应迟钝;第三是神经系统异常,哪怕只抽搐一次也必须警惕;第四是呼吸异常,比如呼吸急促、鼻翼扇动,胸口或锁骨上窝凹陷;第五是口唇发紫、四肢冰凉,这是缺氧和循环障碍的信号;第六是持续呕吐、无法进食喝水,容易导致脱水。

还要注意,采样方式不当或检测时机太早,可能会出现甲流自测阴性的假结果。如果孩子从低烧迅速升到38.5℃以上,就算自测阴性,也得高度怀疑甲流,尽快去医院做专业检测。

高危人群+用药指南!这些知识要记牢

并非所有孩子感染甲流后都容易发展成重症,以下两类人群风险更高,家长要格外做好防护。

一类是6岁以下的学龄前儿童,他们的免疫系统还没发育完善,更容易出现高热惊厥或重症;另一类是有基础疾病的孩子,比如先天性心脏病、糖尿病、慢性肺部疾病、免疫缺陷病或肿瘤相关疾病患者,甲流可能会诱发基础病急性发作,叠加感染后病情会急剧恶化。

用药方面,确诊后要抓住48小时黄金窗口期,尽早使用抗病毒药物。奥司他韦适用于全年龄段儿童,还能用于暴露后的预防;玛巴洛沙韦则适合5岁以上人群,全程只需口服一次,特别方便。如果孩子吃奥司他韦后呕吐,可以试着分次喂服,或者和食物一起吃,能减轻肠胃刺激。

家庭护理+预防技巧!守护孩子不生病

如果孩子是轻症在家护理,家长要做好这几点:保证孩子充分休息,别让他剧烈运动;多补充水分,可以少量多次喝温水、口服补液盐,避免脱水;密切观察精神状态和呼吸情况,一旦出现异常就及时就医。

预防永远比治疗更重要,目前流感高峰还没到,没接种流感疫苗的孩子现在接种仍来得及。疫苗虽然不能100%预防感染,但能显著降低重症风险,这是最有效的防护手段。

日常防护也不能少,带孩子去人群密集的地方要戴口罩,回家后及时洗手,家里经常开窗通风,保持空气流通。如果家庭成员确诊甲流,其他家人尤其是老人和孩子,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预防性服药,减少感染风险。

其实家长也不用过度恐慌,绝大多数孩子感染甲流后都是轻症,只要护理得当、对症治疗,很快就能康复。但也不能掉以轻心,牢记重症信号、掌握正确的应对方法,才能在流感季给孩子满满的安全感。

希望这篇干货能帮到各位宝妈,也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分享自己的育儿防护经验,让更多家庭受益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