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海男子立遗嘱写错外甥成外孙 法院判有效 - 热榜 - 领酷网
潮流
领酷网红热榜网

上海男子立遗嘱写错外甥成外孙 法院判有效

发布
上海男子立遗嘱写错外甥成外孙 法院判有效

上海未婚男子去世后,姐姐们公证分割遗产,外甥却意外发现遗嘱。遗嘱将“外甥”写成“外孙”、名字也有错字,引发继承纠纷。法院最终认定遗嘱虽有瑕疵但有效,判决外甥继承遗产,给家庭遗产分配提了醒。

宝子们!最近上海这起遗产继承案也太有争议性了!独身的张先生去世后,遗产被两个姐姐公证分割,没想到后续杀出一份“错别字遗嘱”,把外甥写成外孙还能生效?这波操作直接刷新了大家对遗嘱效力的认知,今天就来深扒这起真实案例!

遗嘱藏遗物,错别字引发家庭内讧

2022年5月,上海的张先生不幸离世,他生前未婚未育,父母也早已过世。处理完后事,张先生的两个姐姐就到公证处办理了遗产公证,约定二人平分弟弟的房产、存款等遗产。本以为事情尘埃落定,谁料2023年3月,张先生的外甥李炯在整理舅舅遗物时,意外发现了一份手写遗嘱。


遗嘱明确写着所有财产由“大外孙李烔”继承,可李炯发现不仅亲属关系写错了,自己的名字“炯”也被写成了“烔”,落款日期还少写了年份。他当即表示接受遗赠并告知家人,却遭到大姨张大姐的反对,双方协商无果后,李炯只能诉至法院维权。

法院硬核认定,瑕疵不影响真实心意

庭审中,张大姐辩称这份遗嘱存在多处漏洞,不符合自书遗嘱的法定要件,而且从未听说弟弟立过遗嘱,怀疑不是其真实意思表示。更质疑李炯超过了接受遗赠的法定期限,不应享有继承权。


上海市奉贤区法院审理后给出了关键判决!法院认为,结合张先生的高中文化程度、沪语中“外甥”与“外孙”发音相近的特点,再加上他根本没有外孙,也没有名字相近的亲属,完全能认定遗嘱指向的就是李炯。同时,李炯提供的微信记录能证明他在发现遗嘱后60日内明确表示接受遗赠,符合法律规定。最终法院认定遗嘱合法有效,判决李炯继承遗产,二审也维持了原判。

法官划重点,立遗嘱避坑指南请收好

这起案件给大家敲响了警钟,奉贤法院的法官也针对遗嘱订立给出了权威提示。首先,自书遗嘱必须亲笔书写、签名并注明年月日,形式要件缺一不可;其次,立遗嘱时必须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,受欺诈胁迫所立遗嘱无效;再者,轻微错别字不一定影响效力,但前提是能通过客观事实还原真实意思。

另外特别提醒,受遗赠人要在知道受遗赠后60日内作出接受表示,否则视为放弃。如果担心自己写不好,选择公证遗嘱或找专业律师协助,能大大降低纠纷风险。毕竟遗嘱承载的是长辈的心意,可别因为粗心大意变成家庭矛盾的导火索呀!

看完这起案例,不得不说法律既讲原则也有人情味!大家对这起“错别字遗嘱”案有什么看法?欢迎在评论区交流,也别忘了转发给家人科普法律知识